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

(46) 砵甸乍山與柴灣墳遊

人口老化和社會改變,媒體推廣生死教肓,墳遊成為新興旅遊項目讓人認識歷史。自小跟隨父母往柴灣掃墓,今年兩位朋友安居於此,行山活動成為走哥連臣角不同墳場。


起點是小西灣龍躍徑,先到觀海亭和砵甸乍山頂,再經哥連臣角道往華人永遠墳場。由墳場馬路到哥連臣角火葬場和骨灰安置所,最後回興華村離開。


十公里行程難度不大,可透過不同性質墓地看到香港不同年代和宗教文化,也找到由火葬場到興華捷徑。

小西灣起步,經龍躍徑大約半小時到龍躍樂園和哥連臣角道。














由哥連臣角道到觀海亭有500級樓梯。



觀海亭人頭擁擁。


東龍島。






觀海亭對面山徑上山。

四野無人。

砵甸乍山哨站,用作監視維港。










哨站屋頂景觀比觀海亭更好。

觀海亭到山頂電視發射站不需十五分鐘。

砵甸乍山306米高二等三角網測站(201)



另一位置可看到龍脊。





原路回到哥連臣角道。



柴灣墳場車路入口。

全香港有四個墳場由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,簡稱華永會管理,包拾荃灣、將軍澳、香港仔和柴灣。

第一站先到1991年落成的第二靈灰閣。

雖然在六樓,但有升降機,華永的管理比食環署好得多。

 小西灣村近在咫尺。

香港人口越來越多,靈灰閣的設計和舊式公共屋村相近,中間有天井位。

這裡墓地相對較新,按網上資料,華永土葬要二十八萬,十年不續期墓地也要二萬,但有報導表示全香港現時只有五個土葬墓地,近年土葬也選擇深圳大鵬灣。

以往香港人要土葬和風水墓地,現在一個方便後人拜祭的骨灰位也難求。



第二、三站是免費骨灰位,位置較高,近年有不少用戶搬出後未有新住客,除了地點外未知與不喜歡二手陰宅有關。

 順道走了上去砵甸乍山北引水道看看。









二十七段的第四站永久墓地,人跡罕至,先人立墓時已是一九六九年,大部份墓前除了有兩棵松樹外,黑白相片中仙人也是五六十年代的唐裝衫打扮,與山下的墓地完全另一種景象。

望著對面墓地上方的道路,心想可否通往哥連臣角火葬場。

道路和左邊護土牆也在這半年修整好,但總覺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。

上馬塘坳的第二十一段樓梯。



曾查看華永的地圖仍找不到第五站位置,原來是坐落墓地間的一行骨灰位,也見證著香港人口增加,不斷把墓地改建成骨灰位增加容量。

到達近連城道的哥連臣角天主教墳場,決定穿過Ossarium招牌,按行山地圖指示經天主教墳場往火葬場。










 






接回哥連臣角道。

很快便到火葬場入口,雖然有警車,但人不多未有封路。

可惜今次未有到穆斯林和西灣國殤墳場一遊。

間中會有往筲箕灣小巴。

由食環署管理,除了火葬場也有骨灰位。



第六站便是紀念花園,隨著撒灰的人越來越多,花園也見擠迫。






最後一站是山頂第五座七樓骨灰位,大潭一覽無遺,也算是辛苦上山的獎勵。



大潭峽懲教所。

拜完山沿火葬場車路的後方繼續落山,十分鐘後見到樓梯通往翡翠道和興華村。



看見四周大廈卻聽不到任何人聲或車聲,氣氛怪異。

由此樓梯離開。





告示內容很嚇人。





興華村坐小巴回筲箕灣,行程可感受到香港是寸金尺土,一宅難求。


日期:2017.11.4
時間:0930 – 1430 (5. hrs)
距離:9.7km
高度:3M / 306M
天氣:25
難度:**
景色:***

最後修訂:2018.8.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