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

(42) 南入東出吊燈籠

承接上次遊八仙嶺,今日續走船灣郊野公園內的吊燈籠。這是一個大家追尋回憶之旅,除了上吊燈籠的路線外,還有新娘潭路、涌尾、甚至烏蛟騰停車場等回憶。



除西面山徑外,登吊燈籠東、南和北方的山徑崎嶇。事前原打算西上東落再往三椏村。但到烏蛟騰後見到很多遊人往東走,以為大家在南脊上山,原來只是經犁三古道(上路)或苗三古道(下路)往印洲塘三椏灣。在烈日下只有頂硬上由最難最斜的南脊登山,在東脊落山後體力已消粍得七成,原路回烏蛟騰。



7.6公里的4星路程充滿挑戰,由於山勢峻峭,登山時手足並用,下山需然可借兩旁植物借力,但會被植物割傷,而且全程甚少遮敝。因此行山帽、長袖衫褲、手套、足夠水份、電解質和能量食物不可缺少,反而行山杖未有機會使用,此行對體力有大量要求。

在大埔墟火車站等20R小巴往烏蛟騰。

第三架小巴上到車,好彩也不用等好耐,遲少少人龍排入隧道。

人行我行,往九担租方向,心想好多人由南脊陪伴上山也不錯呀。





原來這個也是影相位













很快到達分岔路,往左方的「上路」進發。



今日的目標,吊燈籠。

沿途沒有任何登山的指示,只是在山徑入口有警告牌,情況和馬鞍山吊手岩或馬騮崖等難度和危險性較高山徑一樣。





南脊登山初段的難度不算高。

登山三份一後環境漸開揚。

山下回望,遊人大部份往三椏,很少人上山。

路徑開始變成浮沙碎石路。



八仙嶺。

登山中段來個大休息,和其他前輩山友傾下計。



較難的一段,手腳並用。

烈日當空,途中不斷找「陰間」,有林蔭的地方休息。



超過登山三份二時地勢略緩,印洲塘也出現了。









吊燈籠416米高的二等三角網測站(519)

今次的重點當然是印洲塘全境。

印洲塘一帶水域的生態物種和自然環境極具保護價值,因此在1996年被劃為海岸公園。



煙霞中仍可看到東北面的深圳鹽田港、小梅沙、梧桐山和其他山脊。梧桐山會是積極考慮的參觀路線。





八仙嶺和烏蛟騰。



船灣淡水湖和附近的群山。






太陽猛烈,來個快的麥當勞午餐後便下山。山上沒有指示,只有依賴四周景物辨認路徑,望向大陸自然是北面。

東面落山可認著印洲塘。

落山的過程很洩氣,雖然帶著手套拉扯著植物下山,但除了被四周的植物割到外,身體太肥和下肢不夠力,不斷被其他山友爬頭,甚至被地上的樹根跘倒。

不斷變大和變近的印洲塘。





落山的路段有些是浮沙碎石,但也有濕滑的泥濘,但都係崎嶇和無瓦遮頭。



事後再查資料,下一次行程會由鹿頸開始,經鳳坑、谷埔、分水坳、荔枝窩、三椏村、上苗田、下苗田回烏蛟騰。除了追尋回憶外,相信這是熱門的行山路線。

落山中後段有一個分岔路,跟絲帶往右方走,左方會到墓地。







三椏灣。



回到犁三古道的犁頭石,由於太熱了,往烏蛟騰方向離開。

行程到尾聲,帶去1.5L電解質已飲清,水也飲去大半。雖然順利完成行程,但已曬到似地盤工人,應去游水、減磅和增強下肢肌肉。





另一個亮點是對行完此行程後發現有不少有趣的路線,值得再來。








回到南脊起點,繼續原路回烏蛟騰。

以往多數是平日半夜駕車到新浪潭路,今日離開時不但見到兩邊泊滿私家車和燒烤人士,踩單車的人也不少。

大家坐定定等餐蛋麵,最後今次離開很順利,除了很快上到小巴外,在大埔廣場剛上到307,在東隧口再接694到港島東,全程少於一小時,也不用迫火車,既快也舒服。

完成行程後確定一位年輕山友在下午三時多在下苗田中暑身亡,遺下四歲女兒。在月中也有一位60歲行山人士在下苗田暈到和身亡,原因也不排除中暑。近十年不少人喜歡行山,強身健體的活動犯不著陪上性命。需然氣溫未到三十度,但今天見到很多年輕山友未有準備,兩手空空連水也沒有一枝。就算路程容易,若身體狀態不大好,中暑的機會也倍增。

日期:2017.4.30
時間:1015 – 1545 (5.5 hrs)
距離:7.6km
高度:48M / 416M
天氣:27
難度:****
景色:****
最後修訂:2019.6.4